.jpg)
金属桁架的失效并非单一模式,通常表现为杆件失效、节点失效或整体结构失稳,三者可能独立发生,也可能相互诱发(如节点断裂导致杆件受力失衡,进而引发整体失稳)。不同失效类型的特征和诱因存在显著差异,具体如下表所示:
| 失效类型 | 典型表现 | 核心诱因分类 | 常见场景举例 |
|---|---|---|---|
| 杆件失效 | 1. 杆件发生明显弯曲、屈曲(横截面变形);2. 杆件出现裂纹(沿轴向或斜向),最终断裂;3. 杆件局部磨损、腐蚀导致截面削弱 | 1. 过载(静力 / 动力荷载超出设计值);2. 疲劳(交变荷载长期作用);3. 腐蚀(环境介质侵蚀);4. 材料缺陷(如钢材夹杂、晶粒粗大) | 起重机桁架臂架在超载吊装时杆件屈曲;桥梁桁架在车辆反复冲击下杆件疲劳断裂 |
| 节点失效 | 1. 节点板开裂(多发生在螺栓 / 铆钉孔周围或焊缝处);2. 螺栓 / 铆钉松动、剪断或拉断;3. 焊缝脱开、焊趾裂纹扩展 | 1. 节点设计不合理(如节点板厚度不足、孔位偏差);2. 连接工艺缺陷(如焊缝未焊透、螺栓预紧力不足);3. 节点应力集中(荷载传递路径突变) | 厂房桁架节点板因焊缝未焊满,在风雪荷载下开裂;机械桁架螺栓因振动松动,导致节点受力失衡 |
| 整体失稳 | 1. 桁架整体发生侧向偏移、扭转(超出允许变形量);2. 桁架局部区域(如某一榀)坍塌,进而引发连锁失效 | 1. 整体刚度不足(如侧向支撑缺失);2. 荷载分布不均(如局部集中荷载过大);3. 安装偏差(如杆件轴线偏移、节点错位) | 大跨度体育馆桁架因侧向支撑不足,在强风荷载下整体扭转失稳;厂房桁架因局部堆载过大,导致某一区域坍塌 |
金属桁架的失效是 “多因素叠加” 的结果,需从全生命周期各环节拆解诱因,避免仅关注单一环节导致分析片面。
设计是桁架安全的基础,若存在缺陷,后续制造和维护难以弥补,常见问题包括:
即使设计合理,材料本身的缺陷也可能成为失效的 “突破口”,主要包括:
制造和安装过程中的工艺偏差,会直接改变桁架的受力状态,诱发失效:
桁架在使用过程中的不当操作和维护缺失,会加速失效进程:
失效分析需遵循 “从现象到本质” 的逻辑,通过系统的检测和验证,排除非关键因素,锁定核心诱因。通常分为以下 6 个步骤:
对失效样本和现场变形情况进行宏观观察,初步锁定失效的 “大致方向”:
通过实验室检测,确认材料是否存在内在缺陷或性能不达标:
对于断裂失效的样本,需通过微观分析明确裂纹的 “起源” 和 “扩展路径”,进而判断失效机理:
通过有限元分析(FEA)或理论计算,模拟桁架在失效时的受力状态,验证是否存在 “超承载” 情况:
结合上述所有分析结果,排除无关因素,综合判断失效的 “根本原因”:
基于失效分析结果,需从全生命周期各环节提出预防措施,避免同类失效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