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7001002-020

联系我们

邮箱:admin@ceboshi.cn
电话:4007001002-020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伟业路3号德信AI产业园C座801-802 在线咨询

金属制品镀锌层常见检测方法-测博士

金属制品镀锌层常见检测方法-测博士

发布日期:2025-08-07 浏览次数:41

摄图网_600168265_光亮金属条(企业商用).jpg

金属制品的镀锌层检测是评估其防护性能、质量合规性的关键环节,常见检测方法可分为外观质量检测厚度检测附着强度检测耐腐蚀性检测成分与纯度检测等几大类。以下是具体方法的详细介绍:

一、外观质量检测

通过肉眼或辅助工具观察镀锌层的表面状态,判断是否存在缺陷。


  • 检测内容:检查是否有漏镀、针孔、鼓泡、起皮、黑斑、毛刺、划痕等缺陷,以及镀层的均匀性、光泽度。

  • 检测工具:放大镜(10 倍以上)、标准样板(用于对比颜色和光泽)。

  • 标准依据:通常参考相关行业标准(如 GB/T 13912-2020《金属覆盖层 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 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中对外观的规定,例如 “镀层应均匀完整,无明显漏镀”。

二、厚度检测

镀锌层厚度直接影响其防护性能(厚度不足易过早锈蚀),是核心检测指标之一。常见方法包括:


  1. 磁性法(适用于铁基体上的非磁性镀层)

    • 原理:利用镀层与基体的磁导率差异,通过探头测量磁场变化,换算出镀层厚度。

    • 特点:操作简便、非破坏性,适用于平面或曲面工件,精度较高(误差一般≤5%)。

    • 工具:磁性测厚仪(如 Fischer、Defelsko 品牌)。

    • 注意事项:需在不同位置多点测量(通常至少 5 点),取平均值;曲面工件需使用专用探头。

  2. 涡流法(适用于非铁基体上的导电镀层)

    • 原理:通过高频涡流探头在镀层中产生涡流,涡流强度与镀层厚度相关,以此计算厚度。

    • 特点:适用于铝、铜等非铁基体上的镀锌层,非破坏性。

  3. 金相法(破坏性检测)

    • 原理:截取工件截面,经打磨、抛光、腐蚀后,在显微镜下观察镀层截面,直接测量厚度。

    • 特点:精度高(可精确到微米级),但会破坏工件,通常用于抽样检验或争议仲裁。

    • 工具:金相显微镜、图像分析软件(如 Image-Pro)。

  4. 重量法(破坏性检测)

    • 原理:测量工件镀锌前后的重量差,结合镀层密度和工件表面积,计算平均厚度(公式:厚度 =(重量差)/(表面积 × 镀层密度))。

    • 特点:操作复杂,需精确测量表面积,适用于简单形状工件(如板材、线材)。

三、附着强度检测

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不足会导致镀层脱落,失去防护作用,常见检测方法:


  1. 弯曲试验

    • 原理:将镀锌件(如板材、带材)进行 180° 弯曲(围绕规定直径的轴),观察弯曲处是否出现镀层起皮、脱落。

    • 标准:根据工件厚度规定弯曲轴直径(如 GB/T 13912 中规定 “厚度≤3mm 时,轴径为镀层厚度的 5 倍”)。

  2. 划格试验

    • 原理:用划格刀在镀层表面划出十字交叉的格子(通常 1mm×1mm 或 2mm×2mm),深度至基体,然后用胶带粘贴后快速撕下,观察镀层是否脱落。

    • 评级:根据脱落面积分为 0-5 级(0 级为无脱落,5 级为脱落面积>65%),适用于较薄的镀锌层。

  3. 冲击试验

    • 原理:用一定重量的冲击锤从规定高度落下,冲击镀锌层表面,观察冲击点是否出现起皮或脱落。

    • 适用场景:考核镀层在受外力冲击时的附着性能,常用于紧固件、结构件。

  4. 热震试验

    • 原理:将镀锌件在高温(如 200-300℃)和低温(如 - 40℃)之间反复循环,通过温度变化导致的热胀冷缩应力,检验镀层是否起皮、开裂。

四、耐腐蚀性检测

镀锌层的主要作用是通过牺牲阳极保护基体,耐腐蚀性是其核心功能指标,常见方法:


  1. 盐雾试验

    • 中性盐雾试验(NSS):最常用,温度 35℃,适用于一般环境。

    • 醋酸盐雾试验(ASS):加速腐蚀,适用于高要求场景。

    • 原理:将工件置于盐雾箱中,持续喷射 5% 氯化钠溶液(pH 6.5-7.2),模拟海洋或潮湿环境,观察镀层出现白锈(锌腐蚀产物)或红锈(基体铁腐蚀)的时间。

    • 类型

    • 评价:通常规定 “出现白锈的时间≥48 小时” 或 “出现红锈的时间≥XXX 小时”(根据产品标准)。

  2. 湿热试验

    • 原理:将工件置于高温高湿环境(如温度 40℃±2℃,相对湿度 90%-95%),持续一定时间后观察镀层是否出现锈蚀、变色或脱落。

    • 适用场景:模拟热带潮湿环境,评估镀层的耐湿热性能。

  3. 浸泡试验

    • 原理:将工件浸泡在特定溶液(如 3% 氯化钠溶液、醋酸溶液)中,定期观察镀层腐蚀情况,记录腐蚀速率或出现锈蚀的时间。

    • 特点:操作简单,但耗时较长,适用于小型工件。

五、成分与纯度检测

主要用于确认镀锌层的锌含量或是否含有其他合金元素(如锌镍合金、锌铁合金)。


  1. 光谱分析法

    • 原理:通过原子发射光谱(AES)或 X 射线荧光光谱(XRF)分析镀层的元素组成及含量。

    • 特点:XRF 为非破坏性检测,可快速分析表面成分;AES 精度更高,但需破坏工件。

  2. 化学分析法

    • 原理:用酸溶解镀层,通过滴定法(如 EDTA 滴定测锌含量)或比色法测定成分。

    • 适用场景:精确测定锌含量,常用于实验室分析。

六、其他专项检测

  • 针孔检测:采用涂膏法(如用铁氰化钾溶液涂覆镀层,若有针孔则露出基体,反应生成蓝色斑点),检测镀层是否存在微小孔隙。

  • 均匀性检测:通过 “点滴试验”(如用硫酸铜溶液滴在镀层上,观察是否快速析出铜,判断镀层是否均匀)。


400700100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