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铜即纯铜,因呈紫红色而得名,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广泛应用于电气、电子、机械制造等领域。
根据纯度和用途,紫铜可分为:
紫铜中的杂质主要来自冶炼和加工过程,其含量和种类对性能影响显著,常见杂质及作用如下:
杂质元素 | 常见含量范围 | 对紫铜性能的影响 |
---|---|---|
氧(O) | 0.001%~0.1% | 与铜形成脆性化合物 Cu₂O,降低延展性和导电性,在高温下(如退火)易引发 “氢脆”(与氢气反应生成水蒸气,导致裂纹)。 |
硫(S) | 0.001%~0.01% | 形成 Cu₂S 脆性相,降低加工性能,尤其在热加工时易产生开裂(热脆性)。 |
铅(Pb) | 0.001%~0.05% | 以游离态分布于晶界,降低高温强度和耐腐蚀性,且铅为有毒元素,限制在食品接触材料中使用。 |
铋(Bi) | <0.001% | 与铜形成低熔点共晶(熔点 270℃),导致热加工时晶界熔化,引发 “热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