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硬度试验
金属洛氏硬度试···
焊接工艺评定
无损探伤
球墨铸铁金相分析通常依据国家标准 GB/T 9441-2009《球墨铸铁金相检验》进行,该标准等同采用 ISO 945-1:2008,规定了在光学显微镜下球墨铸铁显微组织的评定方法,包括球化分级、石墨大小、石墨球数、珠光体数量等项目的评定方法及相应评级图。
取样:从产品关键受力部位或有可疑缺陷的区域取样,若为批量检测,需按标准随机抽取。采用线切割或砂轮切割,切割后试样尺寸建议为 15mm×15mm×10mm,并去除表面 0.5-1mm 的热影响层。
制样:包括粗磨、细磨、抛光和腐蚀。粗磨用 80#、120#、240# 砂纸依次打磨;细磨用 400#-1000# 水砂纸湿磨;抛光分粗抛和精抛,分别使用 6μm 和 1μm 金刚石抛光剂;腐蚀常用 4% 硝酸酒精溶液,腐蚀时间 10-30 秒。若只需观察石墨形态,可省略腐蚀步骤。
显微观察与图像采集:使用金相显微镜,观察石墨球化率、球径时用 100× 或 200× 放大倍数,观察基体组织时用 500× 放大倍数。在试样观测面的不同区域随机选取 5-10 个非重叠视野,并用数码摄像头拍摄清晰图像。
组织评级与结果判定:依据相关标准,对石墨球化率、石墨球径、基体组织等关键指标进行评级,并出具检测报告。
球化等级:在抛光态下,放大 100 倍观察整个受检面,根据球状石墨个数所占石墨总数的百分比作为球化率,将球化率分为 6 级,1-3 级为合格标准。其中 1 级球化率≥95%,几乎全部为球状石墨;6 级球化率<30%,以片状石墨为主。
石墨球大小:在未浸蚀的抛光态金相试样上,放大 100 倍检验石墨大小。石墨大小为 3-8 级,6-8 级为合格标准。石墨球径越小,材料的强度、塑性和韧性越高。
粗状珠光体
片状珠光体
细片状珠光体
渗碳体:在球墨铸铁中呈针状、条状或以莱氏体形式存在,渗碳体易使球墨铸铁变脆,延伸率大幅降低,通常要求渗碳体含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