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L 不锈钢因含 Mo(2-3%)和低 C(≤0.03%),具有优异的耐点蚀性能,广泛应用于化工、海洋、医疗器械等腐蚀环境中。临界点蚀温度(Critical Pitting Temperature, CPT) 是评估其耐点蚀能力的关键参数,指在特定腐蚀介质中,材料开始发生点蚀的最低温度(或不发生点蚀的最高温度)。以下从测量方法、校准流程及关键注意事项展开说明。
点蚀是不锈钢在含氯化物等活性离子环境中,因表面钝化膜局部破坏形成的小孔腐蚀,具有隐蔽性强、扩展快的特点。CPT 的物理意义是:在特定试验条件下,材料暴露于腐蚀介质中,刚好不发生点蚀的最高温度(或刚好发生点蚀的最低温度)。其数值越高,表明材料耐点蚀性能越好。
CPT 测量需遵循标准化流程,目前国际通用标准包括 ASTM G150-13《不锈钢临界点蚀温度测试标准方法》 和 ISO 11463《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 点蚀和缝隙腐蚀的评定》,核心原理是通过控制温度梯度,观察材料在特定氯化物介质中是否发生点蚀,进而确定 CPT。
校准的目的是消除设备、介质和操作误差,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核心校准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