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 | 常见含量范围 | 主要作用 |
---|---|---|
碳(C) | 0.02%~2.11% | - 提高强度和硬度,但降低韧性和焊接性 - 是区分低碳钢(C≤0.25%)、中碳钢(0.25%~0.6%)、高碳钢(C>0.6%)的依据 |
硅(Si) | 0.15%~0.5%(普通钢) 1%~4%(硅钢) | - 脱氧剂,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 - 硅钢(含硅)用于制造变压器铁芯,因磁导率高 |
锰(Mn) | 0.3%~1.2%(普通钢) 11%~14%(高锰钢) | - 脱硫(与硫生成 MnS,改善切削性) - 提高耐磨性(如高锰钢用于耐磨铸件) |
铬(Cr) | 12%~19%(不锈钢) | - 形成钝化膜,提高耐腐蚀性(如 304 不锈钢含 Cr≈18%) - 提高硬度和耐磨性(如工具钢) |
镍(Ni) | 8%~12%(奥氏体不锈钢) | - 增强耐腐蚀性和韧性,与铬配合形成奥氏体组织(如 316 不锈钢含 Ni≈12%) |
钼(Mo) | 0.15%~1% | - 提高高温强度和耐腐蚀性(如锅炉钢) - 防止回火脆性(用于高强度钢) |
钒(V) | 0.05%~0.2% | - 形成碳化物,细化晶粒,提高强度和耐磨性(如合金结构钢) |
钛(Ti) | 0.1%~0.3% | - 固定不锈钢中的碳(防止晶间腐蚀),如 321 不锈钢含 Ti |
钢种 | 典型成分(%) | 关键性能与用途 |
---|---|---|
Q235 碳素结构钢 | C≈0.14~0.22,Mn≈0.3~0.65,Si≤0.35 | 强度适中,塑性好,用于建筑钢筋、钢板 |
45# 中碳钢 | C≈0.42~0.50,Mn≈0.5~0.8 | 可热处理强化(淬火后硬度高),用于轴类零件 |
304 不锈钢 | C≤0.08,Cr≈18,Ni≈8~10.5,Mn≤2 | 耐酸耐蚀,用于厨具、化工设备 |
W18Cr4V 高速钢 | C≈0.7~0.8,W≈18,Cr≈4,V≈1 | 高温硬度高(600℃不软化),用于切削刀具 |
60Si2Mn 弹簧钢 | C≈0.56~0.64,Si≈1.5~2,Mn≈0.6~0.9 | 弹性极限高,用于汽车弹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