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硬度试验
金属洛氏硬度试···
焊接工艺评定
无损探伤
金属镀层的检测方法有很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检测方法:
目视检查:通过肉眼或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直接观察金属镀层的表面状况,检查是否有裂纹、起皮、起泡、麻点、划痕、色泽不均匀等缺陷,评估镀层的外观质量。
光学显微镜观察:能更清晰地观察镀层表面的微观结构、晶粒形态、缺陷等,可用于分析镀层的结晶状况和表面质量细节。一般放大倍数在几十倍到上千倍之间,可根据具体需求选择。
磁性法: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当探头与被测物体接触时,探头中的线圈会产生磁场,而金属镀层和基体的磁性差异会导致磁场的变化,通过测量这种变化来计算镀层的厚度。适用于铁磁性基体上的非磁性镀层,如钢铁基体上的锌、铬、镍等镀层。
涡流法:利用交变磁场在导电材料中产生的涡流效应,当探头靠近金属镀层时,涡流的大小会受到镀层厚度和电导率等因素的影响,通过检测涡流的变化来确定镀层厚度。常用于非铁磁性金属基体上的非导电镀层或导电镀层检测,如铝基体上的氧化膜、铜基体上的镍镀层等。
库仑法:又称电量法,将已知面积的被测镀层作为阳极,在特定的电解液中进行电解溶解,通过测量溶解镀层所消耗的电量来计算镀层的平均厚度。适用于能在特定电解液中进行阳极溶解的金属镀层,如镍、铜、锌等镀层厚度的测量。
X 射线荧光光谱法(XRF):利用 X 射线照射样品,使样品中的原子发生荧光效应,产生特征 X 射线荧光。通过检测这些荧光射线的能量和强度,可确定样品中元素的种类和含量,从而分析金属镀层的化学成分。可对多种金属元素进行快速、无损检测,广泛应用于各种金属镀层的成分分析。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将样品通过高温等离子体进行原子化和激发,使原子发射出特征光谱。通过检测这些光谱的强度来确定样品中各元素的含量。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可同时测定多种元素等优点,常用于金属镀层中微量元素和杂质元素的分析。
热震试验:将带有镀层的试样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迅速放入冷却介质中冷却,通过反复热冲击,观察镀层是否出现起皮、剥落等现象,以此评估镀层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力。适用于各种金属镀层结合力的初步评估,尤其是在高温环境下使用的零部件上的镀层。
划痕试验:使用特定的划针或金刚石压头,在镀层表面以一定的压力和速度划动,观察镀层表面的划痕形态、是否出现剥落、开裂等现象,通过测量划动过程中的临界载荷等参数来评估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可用于定量评估镀层结合力,常用于研究和质量控制。
中性盐雾试验(NSS):将试样放入盐雾试验箱中,箱内以 5% 的氯化钠溶液作为喷雾介质,在规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连续喷雾一定时间,观察试样表面镀层的腐蚀情况,如是否出现锈斑、剥落等现象,以评估镀层的耐腐蚀性。是最常用的耐腐蚀性检测方法之一,适用于各种金属镀层的耐盐雾腐蚀性能测试。
电化学腐蚀试验:通过测量金属镀层在电解质溶液中的电化学参数,如腐蚀电位、腐蚀电流密度、极化曲线等,来评估镀层的耐腐蚀性。可快速、准确地获取镀层的腐蚀动力学信息,用于研究镀层的腐蚀机理和比较不同镀层的耐蚀性能。